复星梁信军谈国际化经验:不能买便宜的企业!
[来源:] 2012-09-11 08:58:00 编辑:虎嗅 点击: 次
从2010年起,复星集团发布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作为多元控股的投资集团,复星国际化的核心是他们自称的“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复星CEO梁信军对此的解释是,即“投资那些未来增长大部分能来自于中国的海外公司”。这些
从2010年起,复星集团发布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作为多元控股的投资集团,复星国际化的核心是他们自称的“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复星CEO梁信军对此的解释是,即“投资那些未来增长大部分能来自于中国的海外公司”。这些公司在国际上有优秀的品牌,但既往局限于欧美等发达地区开展业务,而现在欧美地区的销售增长乏力,导致品牌在贬值,那么复星收购过来之后,可以利用中国的资源与能力帮助它们在中国地区获得高增长。
为此,这两年,针对中国市场将来的需求——复星总结为四个需求:消费升级、金融服务、制造业升级、资源与能源,复星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物色了一系列收购对象。目前收获较大的是欧洲地区。
2010年6月,复星集团收购法国休闲度假酒店集团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7.1%股权;2011年5月,复星又收购了希腊奢侈饰品品牌Folli Follie 的9.5%股权。
据复星说,以地中海俱乐部为例,复星的收购策略是比较成功的,自复星进入后,2011年,该公司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长40%。不过,复星并没有披露完整的财务数字。
近日,梁信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谈到复星如何把握跨国投资收购中的风险问题:
收购对象:选什么,不选什么
首先,不选便宜的企业,必须选分支行业的龙头企业。
第二,要买那些有意愿进入中国的公司。
第三,要找到通过投资者的帮助、可以让它短期内在中国实现增长的企业。如果在全球第一大的市场寻求到高的增长,就可以替代它在欧美损失掉的。
此类收购的风险是什么
第一个风险来自于技术层面。首先是要想清楚在中国有没有增长。
第二,对团队来说,换了股东他会担心。所以我们只选择优秀的团队,我们也说服自己做一个开明股东的角色。
再有一个风险因素来自于工会和当地的政府,或者说这个品牌的粉丝。他会觉得,一是担心失去就业机会。我们要扮演一个积极的、有限股东的角色,一定要和他讲清楚,你的血液、文化、制造方式、制造产地都不会变,唯一变的是在中国有一个帮你做中国生意的伙伴,帮你完成指标的伙伴。
从梁信军讲述的“风险”可以看出,中国公司在外取得原有团队、本地政府与社区的信任,是很突出的一道挑战。
此外,梁信军还谈到全球经济两个关键趋势:一是变慢,二是通货膨胀。
未来10年,中国过去成长的经济动力逐渐在衰退。过去我们成长最主要的优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制造成本优势,和便宜的环境、社会成本,它们都在丧失,而且可能会成为新支出的包袱。对全球来说,首先是经济会变慢。从经营角度来说,不要想象自己像过去20年的急速快跑,你要习惯慢慢走,要习惯在经济下行期还可以活得很滋润。
第二,应该可以看到非常强烈的通货膨胀。无论是一个国家、地区还是一个企业,所有的战略决策都要增加一个如何防范通胀的问题。
-
APP江湖的未来
APP的成败,或许根本不应该有ISP思
- APP江湖的未来
- 看看移动捅下的这个窟窿有
- 富士康:低利润的组装业务如
- 华为重提上市,能走多远?
- 三星业绩创历史新高,而焦虑
- 为什么说亚马逊收购Zynga
- 美国正在发生什么新产业革
-
三星业绩创历史新
10月5日,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第三季...
- 三星业绩创历史新高,而焦虑感却在
- 看看移动捅下的这个窟窿有多大!
- APP江湖的未来
- 苹果与谷歌争什么?大数据!
- 乔布斯:我想在那儿多种一些杏树
- 苹果不是一天长成的,地图也不是
- 沃尔玛已经翻脸了,亚马逊还有多少
- 二线城市创立的移动互联网项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