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x:技术外包才是刚性需求
[来源:] 2012-10-08 16:11:42 编辑: 点击: 次
案例 创业ID 公司名: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者:李钟伟 创业地点:上海 创业时间:2002年 融资纪录:目前,已接受完成联想投资、阿里巴巴等第三轮投资,金额不明 与全程代运营商相比,ShopEx所做的技术外包仅针对传统企业“触”网时遇到的第一道门槛,“但无论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抱有何种态度与想法,要将它们实现都必须先过技术这关”。这也让李钟伟有了将ShopEx打造成基于电子商务的“微软”旗舰的雄心。 “技术”开路“免费”圈地 2006年,当李钟伟将自己创立的PChome卖给美国CNET,并出任CNET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主管一职时,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hopEx)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销售电子商务系统软件的小公司。 在对中国的整个互联网产业进行考察时,李发现,电子商务系统软件及应用虽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但其在中国的成熟度和普及率却很低,是个颇有机会的细分领域。而CNET当时在国内的投资主要瞄准网络媒体,在征得公司同意后,李钟伟以个人身份投资了ShopEx。 因为同样是IT背景出身,李在分析ShopEx的商业模式时意识到,国内软件行业一直以来以销售为导向的习惯性思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把东西卖给你之后就不想管了”)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客户必须对某项产品或服务有过深刻体验并表示认可后,才可能成为你的长期用户。换言之,你交付给用户的将不仅仅是一次销售,而越来越转变为一种价值”。这也就意味着,对当时的ShopEx来说,尽管卖软件、赚快钱的生意还可以继续,但注定不会长久。 2006年4月,ShopEx决定转而采取“基础系统软件免费、附加应用服务收费”的模式,一方面将用户进入电子商务的门槛或从其他系统软件转到ShopEx的迁移成本降到最低,实现最快速的“跑马圈地”;另一方面,则将原来的一锤子买卖变成了细水长流。 也就是在那段时期,ShopEx每天的新增用户数从免费前的三四十家一下子涨到了两百多家。这其中,既包括许多想开设独立B2C网站的企业用户,想进驻淘宝的品牌企业也不少。但进驻其中的商家也普遍渴望同时涉足多种在线销售形态,并通过后台系统积累更精确的消费者数据和消费者行为数据,以预测产品未来的销售与定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淘宝更多是为品牌商家带来订单,至于提供一个好的电子商务系统,让商家能依靠消费者行为分析反过来控制销售链条和供应链链条,及时地调整商品和品类结构,才是ShopEx要做的,也正是电子商务的精髓所在。”李钟伟不无自豪地说。 模块化外包“瓦解”代运 2007年,联想决定投资ShopEx,支持其免费的做法,并劝说曾经有过两次成功创业经历的李钟伟亲自“下水”,出任ShopEx的CEO.2009年,联想再次联合阿里巴巴向ShopEx进行了第二轮投资。 不过,说到阿里巴巴的入股,李钟伟却并不认为这只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他援引一位朋友写给他的邮件里的一句话“好企业不是靠喝奶长大的”,向南都创富志记者解释,要想让企业做长久,必须有其独立在市场上生存的空间、价值和任务。这不可能源自紧盯某一家大公司的脚步亦步亦趋,而只能源自用户自身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ShopEx的用户告诉李钟伟,他们只想开独立B2C网站或只想在淘宝里开店,那么ShopEx就会推出两款独立的系统软件并分别配以适合的附加应用;而如果用户希望的是两者甚至三四条渠道兼顾,那么ShopEx就推出能协同管理多家网店的后台系统。“商业是个很现实的东西,数字会告诉用户究竟该如何选择”。比起许多全程代运营商的苦口婆心,李钟伟显得颇为洒脱。 现在,除了协同管理多家网店的功能之外,ShopEx还可以提供例如将淘宝上的订单引到本地系统中,分工作流完成后再传回淘宝,将同一用户多个订单的信息进行整合,统计旺旺客服的服务情况和消费者满意率等服务。 2011年,根据李钟伟的介绍,ShopEx还将把新产品/服务的研发方向瞄准新出现的微博及移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