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移动互联网非手机上的互联网
[来源:] 2012-10-08 15:17:24 编辑: 点击: 次
发展业态上,互联网呈块状分布,大者恒大,而移动互联网呈点状分布,小企业机会会更多。
7月6日,3G门户网在京宣布第三轮融资成功,同时,也宣布了其“门户+客户端”双核心策略提升到“从门户到平台”战略。 与这种大胆的转型相比较,另一个无线互联网巨头空中网则在同时爆出即将推出新网游,改向网游行业进军。 “成立7年来,3G门户希望今天能够说清楚自己在产业中的位置。”3G门户总裁张向东的一语也道出了无线互联网行业的集体困惑。 移动互联网几被看成了3G的代名词。3G如今大热,与之关系最为紧密的无线互联网行业被认为机会绝佳,甚至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当年蛊惑人心的SP启蒙年代。 可见的一种现象是,很多新企业,还有互联网知名企业,都意图将传统互联网形式和模式往移动终端上搬,希望通过拷贝已有成功案例而取得成功。 比如,转型前的3G门户网,就类似移动终端上的新浪。相关例子还有,与开心网类似的天下网,手机搜素引擎易查,SP转型而来的空中网等。 更多的例子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依据移动终端具体技术特点推出了改善版、简化版的“手机新浪”、 “手机百度”等。这些产品与母体几无差别,只能算是个简单的拷贝移植。 这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应该有的趋势和业态么? 以为不然。简单点想,如果事实就是这样,那么,移动互联网大局就可定了。只要这些现有的互联网巨头们与电信运营商们达成利益合作关系,复制一个“移动的互联网”出来,就搞定了。基本不会有其他后进者什么事。 当然,决定业态与格局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是不一样的。 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终端及使用习惯不同。PC屏幕大,手机屏幕小;PC是固定的,手机是移动的;PC是可共享的(可以一机多人使用),手机是私密的。 其次,后台计费方式不同。互联网是免费模式,缺乏对用户的收费渠道;移动互联网基于电信网络,具备天然的后台收费系统,一旦服务付出,就可直接收费。 再次,基于此,二者盈利模式也就不一样。 互联网一般盈利模式在于,依靠免费信息和服务提供,积累PV,从而将PV转化成广告价值售卖。用户越多、黏度越大、PV越高及活跃,其价值就越大。 移动互联网则不同。如果同样依靠PV价值转化的盈利模式,显然相较于PC,手机屏幕和浏览方式不能支撑足够多的信息,从而不能支撑足够大的PV,而这会直接决定经营企业的估值水平和空间。 在这一点上,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在于,前者偏功能型,应用型的,而后者偏信息提供。也可以说,前者是分众的,而后者更具大众性。 更加可能的盈利模式是,服务供应商通过功能型、应用服务来收费。 以杀毒软件为例,在传统互联网上,用户一次性购买杀毒软件,安装后,享受免费升级更新病毒库的服务,为一次性消费。 在移动互联网上则可能是,我购买了杀毒该项服务,根据价格的不同,比如5元/月,10元/月,接受服务供应商基于不同功用和层级的服务,是一种持续的服务性收费过程。 由于能做到准确分众,转化率高,移动互联网盈利的用户门槛会比互联网低得多。比如,现在互联网报价一般是以1000PV为单位,动辄百万、千万PV承诺,而移动互联网则可以按每个用户、每次PV、每次服务报价和收费。 最后,这种气质的不同,决定到了两个产业的发展模式。 传统互联网产业,目前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一个的领域寡头,IM之于腾讯、电子商务之于阿里巴巴、门户之于新浪、搜索之于百度等等。 以此为基础,互联网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块状”:这些积累了海量且动态递增的流量和用户资源的巨头,通过更多元的服务和应用,不断巩固和发展用户,甚至拓展疆界。 这种放射状发展,甚至构成了其他新业务创新者难以企及的门槛。 比如,国内博客源于方兴东的博客中国,后来更有不少追随的群体和资本,但新浪博客不急不慢,后发制人。如此,正是基于其庞大的流量积累和海量用户基础。类似的案例还有新浪微博、腾讯游戏、搜狗输入法等。 移动互联网则不同。 如上所述,因为它是偏向于应用和分众,那么,其主业态应该是点状分布的,即在某一领域,基于某一应用,面对某一群体,会诞生出一种业务模式和产品,这些产品的提供商在垂直领域精耕细作,稳健增长。 这种业态下,点与点之间的差别和准入门槛会比较高,要想如传统互联网一样,依靠现有用户基础,在上面随便加载一个新业务,开拓一个新盈利渠道,难度会要大得多。 从这一点上看,3G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真的可成为创业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