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的C2B与阿里的“云”是什么关系?
[来源:] 2012-06-08 08:25:00 编辑:210055 点击: 次
笔者参加了瑞士信贷中国投资年会演
笔者参加了瑞士信贷中国投资年会演讲时,听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讲的几点关于阿里巴巴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特别提到C2B的概念(即从消费者到商家)。他讲得不错,但是有些地方很费解,笔者就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解读。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交流。
曾鸣认为,B2C标准模式是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随着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声音越来越强,未来的价值链第一推动力会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厂家。未来的商业模式定制会是主流。它的要求是个性化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反应、平台化协作,这个是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
问题:企业最喜欢的就是大规模无差别生产,这样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减少成本,如果按照曾鸣的说法,小批量还要定制,那不就是增加了经营成本吗?现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宁愿接受上万件的订单也不会为几十件的小订单忙活。难道未来真的趋势是变成家庭小作坊吗?
个人理解:企业最不喜欢的就是存货了。曾鸣说了:“多品种、小批量 。”企业得生产各种口味的冰淇淋,连树皮味儿的都有,但是每样大概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以最大规模的覆盖来满足消费者的胃口,而阿里巴巴做得就是告诉企业:“今天西瓜味道的订单稍微多一点,你多产个七八百根的吧!”——这就是“快速反应”。这只是一个例子,成本的问题难说是升了还是降了。如果定制真的成为现实,那么现在一些企业将不再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一件产品的制造。企业必然会走向更加严密的分工合作。
拿个性化比较突出的制造一件个性套衫的例子来说,一家企业肯定不会花那个时间去做,这时候,需要阿里巴巴提出解决方案,有拉链的出拉链,有图案的绘制图案,负责布料采购的,染色的……提出一个最优解来整合各家资源制作一件套衫。基本可以成为一个流水线了。专业化分工会降低成本,所以即使没有量产,如果阿里巴巴能够“快速反应和平台化协作”,成本会怎样发展还很难讲。
问题:如何平台化协作和快速反应?
个人理解:这个就是阿里巴巴未来业务的核心以及重中之重——云!
云这个东西,简单来时就是一个信息存储平台。能够解放电子产品的内存。你只要有电子终端像是电脑,哪怕系统是windows 98的,你就可以拿到在远在南极时候自己不小心掉进冰川里面的系统是ios5.1的 iphone 4s 里面的全部数据。当云里面蕴含着大量的数据的时候,那么很自然地,管理运用数据,根据数据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配对销售,生产流程优化等等等都是很赚钱的。(想想看Facebook也就拥有了近10亿人的关系,就成功变成了一家大公司)
所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信息为王!根据云的存储内容,电商阿里巴巴可以很简单的根据订单要求配对在数据库里面符合要求的商家,并且通过计算得出最优解决方案,并且发给各个相关厂商。而各家厂商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也可以通过云端来和别的企业协调---这就是平台化协作和快速反应的寓意。
就像曾鸣自己说的:“云计算是这一轮六十年的IT技术的积累,最后把IT技术变成通用服务,变成公用事业的一次技术尝试和努力,云计算对于我们未来的价值就像1900年电网对于工业时代的价值。”
那么现在阿里巴巴的云计划怎么样呢?秘密!还在建设中。
作为云端存储的仪器,最重要的就是贵的离谱的服务器。这里又要引用曾鸣自己的话了:“几年前当我们开始下决心做云计算技术突破之前,我们看到是淘宝服务器的采购量是几何级数上升,而我们交易额是百分之百的直线上升,那大家可以想得到,过五年淘宝就直接关门了,因为服务器的成本就压过我们所有的收入,所以为了做到信息流,我们要能做到海量数据的低成本、快速存储跟计算,这是云计算的生存压力,但是当我们真做到这个的时候,整个社会就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运营数据,所以这是信息流。”
这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他们阿里云这个项目上的花费是相当大的。
还好,国家对这个相当重要的项目已经重视起来。据报道,发改委扶持云计算首批专项资金6.6亿元已于10月陆续下拨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试点城市的15个示范项目,10多家牵头企业陆续收到千万级扶持资金。首批获得支持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东电脑、华胜天成、金蝶软件等多家企业。其中,阿里巴巴、百度获得过亿的资金支持,华东电脑、华胜天成等也获得1500万-2000万左右的资金支持。这当然可喜可贺,表明了至少不会是阿里巴巴一家在奋斗,
但是,我们想得到,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想不到?不可能。据和讯网报道, 2011年中国用户为建设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投资已经达到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0%.,预计,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到2016年其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而亚马逊呢?很简单,第二季度亚马逊的云计算部门可能将成为该公司下一个营收达到10亿美元的业务。人家营收都到了10亿美元,我们到2016年才投资到这个数。当然笔者不知道阿里巴巴自己私下投入了多少。
据亚马逊的年报,关于科技相关的花费,2008是8.82亿美元,2009年是10.58亿美元,2010年是15.11亿美元,2011年达到了近30亿美元!!! 这种敢于投资造成了亚马逊在国际云服务的巨大领先优势,据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进行的调查显示,计划使用亚马逊Web服务的企业比例由2010年的35%提高到2011年的44%。至于阿里巴巴在云上面的投入……笔者看了他们的年报没有发现相关的一项,不知道算在哪个项目里面了,有知道的请告之。但是根据2011年融资情况来看,基本也就是10个多亿人民币的规模(很模糊)。
从哪方面来看,亚马逊已经把握住了云发展的第一波并且已经成了气候。作为阿里巴巴,购买服务器的成本应该也会比亚马逊高,再加上先天的技术储备不足,最好的方式是和IBM,惠普,甚至在最近和亚马逊在云服务上争得风生水起的Google 来合作。当然作为我国的一项战略项目,国家批不批又是另一回事。
按照我的理解,阿里巴巴最近的股权回购计划,想掌握控股权是一回事,从国开行提供贷款的情况来看,至少阿里巴巴是清楚,在完成私有化以后,能够背靠国家大树好乘凉,这是一个投入巨大的项目,资金人员技术要求都是巨大的,没有国家资本科技的支持是难以靠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完成的。
按照笔者的看法,在10年以内,阿里巴巴的云服务基本难以赶上亚马逊。阿里巴巴的云计划不可能自己完成。未来阿里巴巴的云技术应该是嫁接在“国家云系统”之类的系统里面。而想要完成这个项目,可以预见,阿里大叔的路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