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成:应对危机的“加减法”
[来源:] 2012-10-07 14:04:34 编辑: 点击: 次
有人说金融风暴毁灭的不仅仅是华尔街的银行,也毁掉了全世界人消费的信心,全世界的经济开始走向下行。作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国家,中国在金融及经济危机中,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煎熬,而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产业纺织业,则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风暴,中小型纺织企业倒闭数量超过一万家。
梁秀成所在的速达绳带织造厂作为中小型纺织企业的一员也深深感受到了这场“寒流”,“为了减少支出,我们不得不进行裁员,同时通过囤积低价原料来增加应对风险的能力。”这就是梁秀成应对危机使用的“加减法”。
名副其实的网商
梁秀成说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网商,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订单100%来自网络,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从2001年开始便使用了电子商务。梁秀成有着丰富的经商经历,1992年他最先从事的是五金行业,后来他看到轻工业产品的利润丰厚,便在1995年着手经销纺织品原料化纤和棉纱。
2000年是一个电脑开始普及的年代,嗅觉灵敏的梁秀成又开始做二手电脑生意,“因为手上有大量的电脑所以我就在村子里开了网吧,做网管的时候我接触到了电子商务。”其实网管只是梁秀成的第二职业,五金和纺织品原料的生意他一直没有放下。“当时的感觉就是网络太厉害了,简直无孔不入,所以就把自己的生意搬到了网上。”
但那个时候,可以接受电子商务的人并不是很多,把重工业品放到网上叫卖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梁秀成也就遇到了困难,“五金产品比较重,运费也比较贵,这样利润就少,相比之下轻工业品更容易做电子商务。”
即使这样,梁秀成在网上的按钮广告仍然引起了许多客户的注意,他的第一笔网络订单便是来自遥远的黑龙江,“第一笔业务就做到了那么远的地方,这让我对电子商务很有信心。” 也许是运气好,梁秀成的第一笔生意并没有遇到支付问题,对方一次性付清了货款,梁秀成也尽快为对方发了货。“后来遇到一些客户,他们不愿意一次性付款,其实是不信任我,所以我索性就采取了货到付款的方式,订单一下就多了。”
2005年,已经在纺织业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梁秀成开始转做绳带生意,此时他完全放弃了之前的五金和纺织原料的渠道,专心做起了电子商务,“比起以前的生意,我们的这种悠悠球绳子客户大部分是在国外,所以只能放弃原来的渠道,做个名副其实的网商。”
减少人力成本 增加原料囤积
虽说梁秀成的生意从纺织品原材料销售转向了终端产品,但是他仍然没有跳出纺织行业这个圈子,当金融危机来袭时,梁秀成的速达绳带织造厂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员工最多的时候有150个人,现在只剩下33个了,相应的成交量也比之前减少了大约2/3。”
在工厂产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梁秀成也并没有闲着,“我把节约下来的人力成本都购买了原材料棉花,因为现在的价格已经是最低了,以后一定会涨。”也许梁秀成的这一做法有些冒险,但他却对自己的决定非常有信心,“我在纺织品行业做了10年,所以原料的底价我心里有数,最低也不会低于那个价格,像今年价格这么低,种棉花的一定会减少,这样一来明年春天就一定会涨价,所以我常常都是在冬天以最低价买进,而且会囤积两三年的原料。”
据梁秀成所说,这些年虽然棉花的价格一直在变,但是自己供应的绳带产品从来不会因此而浮动,这完全是因为他与原料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可以在原料最低价时买进。除了忙着购买原料,梁秀成还用了不少精力来维护和开发客户,“虽然原来的客户都在观望,但是还需要和他们保持联系,因为双方都在等待行情好转。”
当国外市场疲软的时候,梁秀成及时调整了市场结构,“我们把一部分市场转移到了国内,因为国内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转做内贸的他依然选择了电子商务作为开发客户的平台,短短的几个月里,他的客户总量就比原来翻了三番,“原料和客户都储备好了,就等明年时机好转了”。现在,梁秀成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家可以出台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他们的业务回升带来“暖风”。
花絮:笔记本是电子商务的好伴侣
梁秀成把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自己创办的速达绳带织造厂上面,因此对于品牌,他并不没有特殊的要求,唯独用来做电子商务的笔记本,他非要IBM不可,“对于网商来说,电脑里的资料都非常宝贵,所以一台性能好的笔记本才能满足要求。”比起笔记本,像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梁秀成的选择非常随意,只要能满足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就可以,用他的话说就是,坏了再买一个,反正里面没有贵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