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社交:关于微博兴,人人衰的猜想
[来源:] 2012-07-02 10:09:00 编辑:SocialBeta 点击: 次
文/@颜小东Kay
中国人的社交关系呈
中国人的社交关系呈
文/@颜小东Kay
中国人的社交关系呈现什么样的特征?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强调血缘、地缘的重要性,布劳的“接近性”假设强调社会结构特征的影响。然而国外学者却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关系更多地建立在兴趣共享基础上而不是共同的社会特征。在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中,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和以新浪为代表的微博之间关于国内主流社交平台的争夺,不得不说是十分精彩的一个序幕。如今,“微博兴,人人衰”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两者竞争状态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的社交传统和网络上的社交习惯对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传统的中国:差序格局
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即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很好的阐释,他描述中国人的基本社交关系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1]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2] 由此可见,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交关系,就是亲疏远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持的社交。水波纹形象推论出中国社会“推己及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它是以“己”为中心的动态关系状态,强调血缘、地缘之重要性和公私、群己关系的相对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最主要的一个特征便是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地域的扩大,使传统以乡村为单位的社区逐渐失去以往所具有的影响力。同时,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逐渐地多元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亲戚、老乡,更进一步形成了同学、同事,以及各种场合中结识的朋友关系。
然而,根据布劳(Peter M. Blau)所提出的“接近性” 假设:人们总是更多地与自己群体或社会阶层中的其他成员交往,处于相同社会位置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社会经验和角色以及相似的属性和态度,这一切都将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 [3]。布劳的这个理论也一直被奉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公理。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费老的“差序格局”理论,还是布劳的“接近性”假设,经典社会学理论都在强调客观结构对人们社交行为的影响,基于血缘、地缘以及社会阶层所形成的关系会成为人们主要的社交模式。这是否意味着人们的社交网络始终无法脱离自身所处的社会位置和社会结构的桎梏呢?
网络的催生:趣缘群体
在这里,我们尤其要问的是: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费老对中国人社会结构的判断和布劳的社交公理是否有可能被打破?
Barry Wellman有一句话“The Net is The Net” [4] 。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网络上的社交关系的运作模式很多时候与现实生活中一样,然而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正在发展它们自己的结构和规范,它们不仅是简单的现实生活的移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线关系更多地建立在兴趣共享基础上而不是共同的社会特征。互联网确实打破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际所存在的地域、空间等物理性障碍,以及职业、教育、外表等社会结构性障碍。由于互联网的扁平特性以及沟通方式的便捷性,因此人们更容易也更有可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偏好来选择交往伙伴。
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关系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家人、同学、同事等客观交往群体。传统的社会交往强调血缘、亲缘、地缘,而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却是趣缘、业缘,并且我们发现互联网中的“趣缘群体”是一种更加普遍常见的群体类型。网络社区的形成,往往是因为有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有共同的兴趣、经验分享等而彼此结合在一起,建立网上人际关系。网络社区为人类提供了另一类生存空间。它不可触摸但客观存在,却为大众营造了一个可以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人们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关系,大多都处于“陌生人”之间,但彼此因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结成“朋友”“群体”关系。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布劳的“接近性”假设在互联网的情境下就不再正确,只是社会正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群体的划分标准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更多个人化、个性化的元素会成为人们划分群体的重要标准,比如个人兴趣、性格偏好等因素。而传统社会学家所强调的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力变得不再那么绝对。
微博与人人的角逐
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最初以Facebook为范本,希望搭建一个以同学关系为基础的社交网络。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原本的定位显然已对平台的发展造成束缚,因此“校内”改名为“人人”,希望能够跨出了校园这个范围,然而这一战略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
从某种程度上看,用户在人人网上建立的社交关系的实质并没有脱离客观社会结构的束缚。也可以说用户在人人上的关系只是他们现实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同学关系或者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仍然是以客观的关系为纽带而联结。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关系的维护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比如过节送礼,互相拜访等)。并且人们往往有着共同的生活场域,地缘的亲近增加了彼此交流交往的机会。然而在互联网平台中,这些现实中的关系维护机制和条件并不具备,或者即使有一些虚拟的设置或者道具(比如人人网的礼物系统),但网络情境中,并没有太大的强制性要求人们借助这种手段来维持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要如何维持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互动?
其次,在人人网的前几个版本中,搜索栏都只能搜索“人/公共主页”,而没有搜索内容的功能,因此用户很难在该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首页中除了发布“个人状态”以外,上传照片、发表日志都需要进入“个人主页”才能进行,平台上也很少有其他的模块设置来引导用户发布内容。并且人人网用户所发表的内容都以自身近况和个人感悟为主,这些内容相对比较难引起他人的讨论和互动。在一个内容根基不扎实的平台,用户很难形成因共同的话题或兴趣而联结的趣缘群体。而客观关系在网络平台上又没有很好的互动维持机制,因此人人网的用户活跃度只能与日剧减。
另一方面,在新浪微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对自身的定位是一个“媒体”,“媒体”的作用在于传播内容。新浪对于平台上的内容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从最初邀请各种意见领袖加入,“微话题”的编辑整理,内容发布窗口上方的实时热点讨论,以及各种对用户发微博/评论的勋章奖励,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说话”,这些举措也确实为平台打下了扎实的内容基础。这个打好内容基础的意思不仅仅是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平台上形成了一套引导用户产生内容的机制和一大批愿意积极发布内容的用户(意见领袖和活跃用户)。内容(或者说共同的话题)是形成趣缘群体的基础,并且也是维持彼此之间长期互动的最主要动力。随着微博的发展,新浪逐渐加入了“可能感兴趣的人”、及时通讯、私信附件等模块和功能,这些举措让因兴趣而联结的关系得以巩固。同时,也帮助人们把现实中的关系延伸到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SNS的功能。
结局:微博兴,人人衰
结果相信大家都感觉很明显:“微博兴,人人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在Alexa网站综合排名上,人人网如今排名第96,并且近半年来都在100位左右浮动,而新浪微博近半年都稳定在30位左右。然后,我们来看百度指数中“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的搜索热点趋势,新浪微博从2010年3月开始热度逐渐上升,并在当年11月份左右超越了人人,此后,新浪微博热度继续上升,而人人网在2010年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此外,根据bShare公布的2012年4月数据报告,在社会化分享格局中,“微博类平台依然有成长的势头,SNS社区类平台继续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虽然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分列社会化分享的第3和第4位,然而两者的分享量百分比相差近8个百分点,足可以看出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远远高于人人网。
可以看出,两者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中,人人都逐渐处于劣势,而新浪微博则相对都更胜一筹。
在中国人的社交习惯和国内互联网格局下,“微博兴,人人衰”的结局是否早已注定?
References:
[1]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 同上
[3] 布劳(Peter M. Blau). 不平等和异质性[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4] Barry Wellman, Janet Salaff, etal.(1996) “Computer Networks as Social Networks: Collaborative Work, Telework, and Virtual Commun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2
[5] bShare博客. 2012年4月bShare数据报告. 2012
文章来自虎嗅内容合作伙伴SocialBeta
本文由SocialBeta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67/1.html
上一篇:不可错过的硬件世界大战 下一篇:专注的苹果,创新的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