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巴菲特的“第三件事”

[来源:] 2012-07-08 18:59:00 编辑:一只花蛤 点击:

2005年7月21日,那天是星期三,沃伦·
 2005年7月21日,那天是星期三,沃伦·巴菲特收到了一份传真。那是一个巴菲特从没见过的“家伙”发来的,其中提到了一家巴菲特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发传真的人叫彼得·利格(Peter Liegl),他在印第安那的艾尔克哈特经营一家名为森林之河(Forest River)的公司。这是一家周末旅游汽车制造商,彼得·利格是总经理。
    
利格在传真中对巴菲特说,“这些好像是你比较感兴趣的东西。”这份传真虽然只有两页,但它逐一说明了森林之河完全符合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年报上披露的收购标准。森林之河在2004年的销售额是16亿美元,拥有60家工厂和5400名雇员,在拖挂式休闲车制造业中持续并保持19%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将向船舶制造等其他业务拓展。这份传真让巴菲特十分动心,于是他马上要求对方提供更多的相关数据:“彼得,把最近几次的审计报告发给我,用联邦快递,我明天下午再给你打电话。”于是第二天早上巴菲特就收到了报告,下午的时候巴菲特又致电利格:“彼得,这就是我要做的,你觉得行就行。”利格回答,“好,我下周和我妻子和女儿过去,她们也是股东。”
    
他们是一天下午过来的。巴菲特直截了当地对利格说,“彼得,你想要多少工资?”他回答道,“我不知道。”巴菲特又说,“告诉我吧,因为我想让你满意,你还得经营这家公司。”他想了一会,然后说,“我看了一下代理说明,你的工资是10万美元,我不想比你挣得多。”因此利格的工资就定在了10万美元。然后巴菲特又说,“如果超过一定数额,你应该得到额外的收入。我希望你在未来收益的提成比率要比现在的水平高。”于是双方就此达成了协议,握手成交。而在此的几年前,利格曾把公司卖给了一家杠杆收购(LBO)机构。LBO接手后马上就对利格指手画脚,使得利格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不久,利格离开了公司。随着利格的离去,公司也陷入破产。最后,他们只好请回利格,让他重整山河,而利格也收回了这家公司。    
    
巴菲特后来回顾这起收购案时对《财富》杂志的记者说,他的这种做法,是你们在商学院学不到的。他清楚地记得,当利格提出的工资是10万美元时,巴菲特提出的要比那个水平高。因为巴菲特不希望任何为他工作的人对待遇不满。当然巴菲特也认为像利格这样的人并不需要他,因为他们早已有足够的钱。巴菲特还说,如果他当时要求利格再建一个新工厂,开发新模式,或者更换经销公司,利格可能会直接让他滚蛋。“你们知道,他没有理由不让我滚蛋”。从那时起,利格把那家公司经营得相当棒,即使巴菲特说他从没去过艾尔克哈特,也从没去看过这家公司。据说利格有一个11岁的儿子竟会这样说,“我们应该给巴菲特多少钱呢?”这让巴菲特大喜过望。利格在巴菲特收购时61岁,但是,巴菲特认为他“绝对处于加速前进的状态”,“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
    
虽然巴菲特有点儿沾沾自喜,但是业界内人士并不这么看,他们批评巴菲特的决定“过于草率”。因为在此之前森林之河曾从与联邦紧急应变管理总署签订的生产大量拖车的合同中大赚一笔,不过好景不长,联邦紧急应变管理总署在购买拖车不久之后将其中的大部分卖给二手市场,造成了森林之河和其他拖车生产商与联邦紧急应变管理总署之间的直面竞争。他们认为,巴菲特在24小时内就决定收购森林之河这家他从不了解的公司,“更像是一个冲动的日内交易者做的事”。尽管巴菲特没有公开他的收购价,但是一本名叫《休闲车资讯》杂志却预测其价格应该超过8亿美元,刚好是森林之河销售额的一半多一点。相比起来,另一家公开上市的休闲车生产商霍尔当时出售价为销售额的0.7倍。有人推测,价格如此合适,难怪巴菲特会觉得收购森林之河是桩好买卖。
    
《福布斯》杂志首席投资策略师瓦罕·简吉恩指出,巴菲特热衷于收购拥有优秀管理层的公司,而又不想干预公司日常的经营,这是因为他更喜欢聚敛优秀的公司创造的财富,而后决定怎样进行资本再投资。或许森林之河真的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彼得·利格也真的“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巴菲特最担心的有三件事,一是担心永久性损失,二是担心是否是正确的投资,三是担心管理者是不是满意。至于其他的事,顺其自然就好。在确认前两件当前基本无虞的情况下,剩下的就是第三件了。因此,一个准备长期投资的人应该密切关注公司管理层的质量。顶尖的管理层是成功投资的保证。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只会做赔本生意,或者退休不干,那就绝对不要去投资它。


本文由一只花蛤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618/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