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狂想的iCar
[来源:] 2012-07-09 15:13:00 编辑:woodfish2004 点击: 次
未来10年,我们也许会共同见证一场汽
未来10年,我们也许会共同见证一场汽车技术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变革,既不是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也不是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的应用,而是一场以驾乘体验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很多今天看来完全是狂人做梦的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成为现实。
而在以下的这些狂想中,蕴含着相应的创业创新机会。
一、车体设计技术的革新
夏天如果不开空调,车内的温度会比车外高出20-30度。这对车内设施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而在未来的车体设计中,将为此产生两项技术革新。
1、车体内嵌隔热材料
未来汽车的车体会采用双层设计,钢板内侧会贴上一层超薄隔热阻燃材料。这种设计和在建筑物外墙贴隔热材料是一个思想,隔凉隔热节约能源。
2、车窗内置反光隔板
未来汽车的车窗也会采用双层设计,外层仍然是车窗玻璃,但内层则是反光隔板。当汽车停好之后,可以手动或自动升起反光隔板,从而使汽车内部不再直接接受日光照射。这种设计对于某些喜欢车震的明星大腕来说应该也很实用。
二、现在的汽车都是内外一体设计,一体销售的。选择了车的外观,也就等于选择了车的内饰。而未来的汽车则会给用户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3、通用总线通用控制
所有车内电子设备的控制线,最终会汇聚成一条或两条数据总线,所有设备的信号控制也都将实现标准化。另外,数据总线还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有了上面的基础,电子系统的控制面板就可以实现第三方开放设计。只要符合数据接口标准,任何第三方都可以设计汽车设备控制系统。而这个系统控制平台,最终也将实现PC化和通用化。
4、自由装配车内设施
除了控制面板之外,其实其他的车内装置也都可以自由配置。当您在未来的门店购买汽车时,可能会发现,车内除了固定好的空调设备之外就空空如也了。不仅没有座椅,甚至可能连方向盘也没有。有的只是一些标准接口而已。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座椅的档次、价格、样式、颜色甚至个数,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盘。
内饰自由配置、简单安装的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加专注于动力系统和车体结构。而给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也将催生出一个汽车内饰设计的新产业。
三、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智能平板通信技术,如果能充分的应用于汽车产业,也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驾乘体验
5、无键系统操控面板
汽车电子系统的控制面板将实现无键化——个别重要的按键可以保留。而无键设计至少可以给驾乘体验带来以下几点好处:按键的无限扩展,也是操控功能的无限扩展;更大的导航屏幕;更大的按键标识;更容易理解的集中操作控制。
6、自由升级控制系统
由于控制面板实现了PC化,那么,我们也可以像给升级电脑或手机系统一样,轻松简单的联网升级控制面板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在控制面板上下载和使用各种软件和游戏。
7、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语音操控车内的电子系统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目前只能局限于少数高端汽车。而智能平板中央控制系统的出现,将使语音语义分析变得非常简单,安装一个软件就行(苹果等手机企业早已开发了智能人机对话系统),从而使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迅速的普及和平民化。
8、在线混合导航技术
现在的导航系统,大多采用本地地图与卫星导航信号相结合的模式。而在未来的汽车中,汽车将配备手机一样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联网在线导航。这个导航系统会在每次设定目的地后,从网上下载一个路线及路线周边地区的小型地图,并根据这个小型地图和卫星信号进行导航。一旦用户驶出地图范围,导航系统将会联网进行适度的地图扩展。
在线混合导航技术将彻底解决导航地图总是需要不断更新的难题。之所以说是混合导航技术,是因为,一旦小地图下载完成,即使断开网络或者汽车行驶到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也可以根据下载的地图或本地地图进行导航,并不一定一直在线。
9、简易手机接入系统
汽车内部会有一个手机接口。一旦手机与车内接口相链接。将可以通过车载通信系统接打电话,并给手机充电。此时,车载通信系统将共享手机的号码,而手机则会共享车内的麦克、音响和耳机。结合前述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在未来,在车内接打电话将完全可以做到“君子动口不动手”。
10、内置外接数据存储
有了PC化的控制系统,向其中拷贝几个电影和MP3啥的应该不是问题,连接一两个USB设备应该也不是问题。
本文由woodfish2004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651/1.html
上一篇:同是媒体,两个世界 下一篇:判断互联网产品价值的FO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