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困境传递了什么信号?
[来源:] 2012-07-27 17:32:00 编辑: 点击: 次
昨天虎嗅报道了苏宁上半年难看的财
昨天虎嗅报道了苏宁上半年难看的财报数字和它线上业务转型遇到的巨大困境,那苏宁线下业务现状如何,是已死还是暂时性的失血?
苏宁的未来无限确定
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足以确保苏宁在家电连锁商业中的地位不动摇。互联网商业的挑战,仅仅是促进苏宁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兴市场的外部推动力量。需求周期性回落导致业绩下滑,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价值减损,企业的价值度来源于行业地位,管理体制,以及基本的经营能力等等深层的要素,并不是经营环境暂时需求委缩一家企业的价值度就减损了。无论个别企业还是整体经济,经营环境规律性的周期性向下波动,内在价值并没有变化。
如果长江电力修建一个水坝,在财务上初始投资额是几十年逐次摊消的,这是正常的会计规则,当今互联网行业初始经营时期,为了行业地位,市场认同,需要向修水坝一样投入巨额资金。互联网这种初始巨额投入,财务上往往不进行分年度摊消,而是一次性记入成本。苏宁目前的网上烧钱是为了长期的行业地位,本质上和长江电力修建水坝一样,合理的财务处理应该是计入长期摊消,现在是直接计入当期费用,造成了苏宁费用的增长,利润率下降。从根本上讲,当巨额投入完成后,行业地位确定后,苏宁的回报将真实的出现。
苏宁现在遇到的困境是因为出现了戴维斯双杀
市场对苏宁的预期和看法发生了明显的悲观化,人们将苏宁短期的业绩回落视为长期的衰退,对苏宁的未来陷入了担忧。于是在苏宁身上出现了戴维斯双杀,一方面基本面业绩回落,另一方面信心和预期悲观导致市盈率回落,这样股价会在业绩和市盈率同步回落的作用下,大幅下跌,目前苏宁的股价走势由戴维斯双杀所导致的。电商的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几大主要竞争者的掌门人利用微博公开和对手叫板,造成了投资大众随时能接触到相互不计成功杀价的信息,于是投资大众的悲观与恐慌频繁的出现,加之财报真实的利润下滑,股价在业绩和预期共同推动下下跌。
围绕在苏宁周边的所有问题都会过去
经济回落导致的大型家电需求减少将会过去,而且必然会过去,需求是怎么减少的,就会怎么增加上来。互联网商业兴起所带来的投资费用大增,毛利率下降以及其它种种挑战也将过去。竞争者拼命地杀价,目的不是为了赔钱,而是为了获取行业地位,一旦行业地位、竞争格局形成,竞争者的价格政策必然修改。当产业从自由竞争到寡头竞争的过程,价格战不可避免,一旦已形成寡头格局,自然地会结束价格战。惨烈的争斗是手段,不是目的!
释老毛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苏宁不是京东的问题,而是行业生态的颠覆性的变化,跟原来的基因是否优质根本关系不大。不是基因变了,管理层不优秀了,而是行业生态整体变了。在新的行业生态链之下,PK京东、亚马逊、淘宝天猫……苏宁易购没啥优势。”
线下苏宁对线上业务帮助不大,拖累不小
“线下资源+线上资源”双渠道并没有想象中的积极意义,反而成为双手互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势。要么品类不全,说是互补,实际上两边都吸引不了客户,更建立不起忠诚度。要么互相争夺客户资源,自杀自残,整体效益为负。
要知道,苏宁模式的本质,作为家电卖场在线下只是二房东而已。
1.苏宁并不真正懂零售,特别是对非家电商品的零售转型,它以前的业务员都是厂家的,而不是自己的队伍;
2.苏宁的大家电也不需要多大物流支撑,这也是厂商提供的,苏宁物流高投入低回报,和京东、天猫、亚马逊自建物流相比,甚至和第三方专业物流相比,根本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3.苏宁所谓的采购成本优势,不会成为价格战的致命杀手,也不会形成牢固的护城河,因为随着对手迅速跟进壮大,上游的大型厂商不会只押宝苏宁一家,受制于人,重蹈覆辙,而是会乐于看到甚至促成渠道商的分化和多元化。行业生态变化只能会是渠道商对上下游的整体议价能力削弱,而不是增强,消费者大占便宜就是明显的例证。渠道垄断一旦被打破,甚至可以说苏宁已经没有护城河保护了。
上一篇:戳破移动互联网泡沫论的阴谋 下一篇:苹果大衰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