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不要做颠覆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

[来源:] 2012-08-20 16:17:00 编辑:胡澈 点击:

前几日我在GR上看到知乎的一个问答
前几日我在GR上看到知乎的一个问答:为什么卡梅隆在拍《阿凡达》的时候,不选一个好的剧本?
@张亮 回答如下:
这个剧本,不是不好,只是简单,或说套路化。
我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选择。
记得 Pixar 的 John Lasster 说过这么一段话:(My older brother ) Jim influenced me in other ways too. One day he said something that really hit me: "You know, what I think makes sense in fashion design is to take a really wild fabric and then make a classic pattern or piece of clothing with it. Either that, or you take a classic fabric and make a crazy pattern with it." He said if you design things that way, there is something familiar for people to relate to. But if you do both - take a crazy fabric and make a crazy pattern - people can't make any sense of it.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创造新的形式,你就该用传统的技术实现,如果你想创造新的技术,就该用传统的形式呈现。如果两者都是新的,受众是无法接受的。
Avatar 是历史上第一部 3D 大作,全新的技术,如果不讲个传统套路化的故事,恐怕不会取得同样的成功。
接下来,阿北在这个回答下,说了这样一番话:
哇,这和我回答color为什么失败的问题的时候说得一样嘛:"...用户至少需要在产品、功能、设计三个之中至少一个层面上能够参照她已经熟悉的东西来理解一个新的产品。全都颠覆了,用户没有参照物,会没有信心来弄懂这个东西。"
第一次看到这段回答,颇有黑暗之中,惺惺相惜之感。于我而言,突然有点感动在里面——这么多年,观察了这么久的互联网业,思考了许多问题,却因为这一句话而瞬间得道,醍醐灌顶——我分享给同事好友之后,和sorma说了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原来是这样的感触。”
可能是我个人情感比较夸张,但是两位前辈的这一番话真心打动到了我,也帮助我想通了许多问题——什么是创新?

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在目前这个时代,虽然技术高速发展,但是短短几年很难出现一种突破式的技术创新,因此产品也无法做到真正的突破性创新。正如近年来的Apps所见,交互和UI的设计已经成为每一个产品经理津津乐道的话题了。Path的弹窗菜单设计,Facebook的抽屉菜单设计,微信的摇一摇,“隔空抓图”等,都是交互的创新。从技术角度来看,每一个应用无论是native app 还是 web app,其实都应该是轻前端,重后台的——虽然手机的计算能力已经无比强大,但是正如众多大佬吹嘘“云计算”一样,大数据强后台的未来是一个趋势。此外,前端受到的限制还是比较大,避免太多的计算和较小的数据交互是保证一款应用可以“轻量”的前提。所以,这是一个渐进式创新的时代。
当然也不乏突破式创新,例如chirp,通过声波来传递URL和图片(虽然,这也是通过后台支撑的)。
但是如何渐进式创新呢?
正如阿北的回答所言:用户至少需要在产品、功能、设计三个之中至少一个层面上能够参照她已经熟悉的东西来理解一个新的产品。全都颠覆了,用户没有参照物,会没有信心来弄懂这个东西。

“参照物”这一概念,也是我这几个月看书时常看到的一个名词。
在《黑天鹅》一书中,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的“黑天鹅”理论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未来,人们是无法预测的,因为经验不管用。而人们为什么要相信经验?因为人大脑的设计存不了如此多,随时变化的世界信息流,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人们退而取其次,希望从变化纷繁的世界中提炼出经验和观点,然后只需要记住这一些抽象的经验和观点,去面对时刻变化的世界,让自身处事不惊。
在《无价》一书中,威廉·庞德斯通则提出一个观点:消费者无法有效地获得绝对值,因为他们没有参照物。例如消费者可以对比两个西瓜,哪个更重,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西瓜是重于7Kg,还是轻于7Kg。
在《怪诞行为学》中,丹·艾瑞里则巧妙地做了一个试验,那就是关于《经济学人》电子版+印刷版价格的测试。很显然,人(可以说是天生的缺陷,或者是进化的一种损益)是依赖参照物认知世界的。

请问各位:没有按键的键盘,你们接受吗?——很显然,各位接受了,iPad的虚拟键盘让各位乐此不彼。但是如果iPad的键盘设计不是模仿真实键盘的键位和按键设计,你们是否会接受?消费者需要的是可信赖,可参照对比的产品。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许多有价值的产品有可能成为一只只“黑天鹅”,最后被消费者忽视,但我乐观地相信,产品的成长总是需要一点点牺牲。
我做产品实习生的时候常常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论,后来在《跨越鸿沟》一书中获得了一些些领悟。一款产品的诞生,到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跨越鸿沟的过程。用户分为发现者、跟随者和拒绝者。如何吸引发现者,带动跟随者是一门营销的艺术——很显然,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就是这样发生作用的。每当我看到一些公司花费大量资源,创造出了一款款号称改变世界的产品,每当我听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要改变世界的信念,我一直在思考——改变世界这样的例子太难得,倒不如像老罗在2010年海淀演讲说的那样“努力让这个世界美好一点点”。
或许有人会问,这不是给模仿者一个模仿的理由,给创新者沉痛的打击?但我认为,模仿是一种学习,渐进式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对于消费市场来说,的确模仿和微创新比“创新”更有效。当然,我对于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人们抱以敬意。

最后做一个预测:苹果在后续的发展中依然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领先,从近几日它与三星的专利战可以看出来,苹果早就准备好了一些技术,只不过 it's not the right TIME。库克是一名很好的管家,稳定对于苹果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双赢结果。

PS. 最近我一直看不惯chrome,虽然浏览器中chrome已经做得比较好,但是依然存在许多bug,页面依然会假死——很可悲地发现,浏览器这一款成熟产品至今依然无法完美地满足需求。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同学们,其实你们不如想怎么让世界变得美好一点点即可。


本文由胡澈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2855/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