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检讨“快鱼吃慢鱼”理论的时候
[来源:] 2012-08-30 10:39:00 编辑: 点击: 次
当中国企业如火如荼地推广智能电视
当中国企业如火如荼地推广智能电视、云电视的时候,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被人们寄托了无限遐想的苹果电视,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乔布斯及其接班人库克,当真不懂得“快鱼吃慢鱼”的道理?当真不懂什么叫先发优势?
事情可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业界猜测,苹果电视“久闻其声,不见其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库克对设计方案未百分之百满意,而让库克百分之百满意的前提是,产品必须“令人难以置信”地完美。对待产品的态度,库克与乔布斯并无二致。
而“令人难以置信”需要时间。
在苹果的固有观念里,如果失去了先发优势,就应当用完美来弥补,Iphone就是先例。
据悉,Iphone的开发用了7年之久。当2007年1月9日Iphone问世的时候,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移动通讯的大佬们正如日中天,霸主地位看起来几乎不可能撼动。
乔布斯“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自信来自其对趋势的精准把握。在乔布斯看来,只有产品才是决定市场的因素,没有什么比产品更重要。在乔布斯百分之百满意之前,苹果不可能轻率地上市任何产品,苹果的字典里没有“抢占市场先机”的概念。
而中国企业不同。
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信奉“快鱼吃慢鱼”的观念,认为跑得快才能跑得远、跑得久。
假如企业经营果真是一场百米短跑,这个观念当然没有任何问题。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经营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马拉松,“百年老店”不是短跑速度能跑出来的。企业竞争,不是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跑得远,跑得更持久。
显然,“快鱼吃慢鱼”的观念到了需要修正的时候。
因为起步晚、起点低,中国企业在很长时期内对“快”字情有独钟,心头普遍弥漫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情绪。对“快”的向往,支撑了中国GDP增速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然而世界是平的,企业没有一直快下去的道理,否则“天道酬勤”就不成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及国内人力市场成本持续上升,中国企业这几年纷纷慢了下来,2012上半年表现尤其明显。
快,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焦躁情绪、一种短视行为。企业心态浮躁主要表现在赚快钱上,2008年前中国股市火爆,许多企业把流动资金拿来“打新股”;2010年之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为继股市之后又一块掘金地,几乎所有家电企业均涉足其中。总想挣快钱,总想追逐时髦,折射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捞一把”的心理,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这应该是中国企业多属“营销主导”型企业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企业更钟情于“营销主导”型战略而非“技术主导”型战略?很大程度上因为营销挣钱快,今天做一版广告,明天市场销量就有提升,立竿见影,很符合中国企业“快鱼”的心理。
所以,当企业发生营销和研发争预算情况时,多数企业的老板会在营销报告而非研发报告上签字,在他们看来,研发周期长、费用高,而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太大。
一个人不能停下来思考就不可能有深度,企业不能放慢奔跑的脚步同样会根基浮浅,长不成参天大树。
因此,今天的中国企业,当务之急是慢下脚步,抚平心跳,好好地在建构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务院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的目标,GDP增速目标首次低于8%,意在中国经济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型。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如此,企业亦然。因为过度追求经济指标,中国企业落下不少功课,如技术开发、品牌建设等,难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国家经济需要转型,企业发展也需要软着陆。
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企业,也是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已经习惯了国内竞争的企业,必须从“小国寡民”思维中走出来。
过去,中国企业的对手基本上是“同门兄弟”,现在不同了,不仅要和国内企业竞争,还要和国际企业竞争;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竞争,还要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打拼,竞争空间一下子从中国扩展至全球,过去那一套经验就不好使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和国际品牌较量,必须得有真家伙,这个真家伙就是技术和品牌,打价格战是不行了,不仅伤及品牌形象,还有可能遭遇反倾销。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多停留在营销层面,看谁的广告做得漂亮、谁的销售网络庞大、谁的售后服务体系健全;现在不同了,竞争重点转移至产品及技术层面,比的是谁的产品更有竞争力,而不是谁的广告更吸引眼球。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购买力迅速提高,基于廉价而发生的购买行为越来越少,“价格优势”(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认为廉价是一种优势)正在“黄鹤一去不复返”。相反,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品质,他们宁愿为高品质、名牌掏出更多的钱,而廉价在他们眼里慢慢变成了“低质、劣质、危害”的代名词。据悉,德国政府曾向国民发出消费预警:谨慎购买中国低价产品。
还有,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结构提出更高要求。过去“一招鲜,吃遍天”,只要某一个方面比别人做得好,就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现在不行了,真正能在市场上屹立不倒的,往往是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方面军”干不过“集团军”,这个符合“木桶理论”,而大多中国企业至今未建立系统竞争力。
正因为竞争环境及竞争要素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中国企业必须适时调整竞争观念及战略,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那样会碰见鬼。
怎么办?我的建议是放弃“快鱼”思维,实施战略调整,为5年、10年之后的企业多想一想。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已经有所行动。2011年年中,美的集团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战略转型”,“实现从注重增长数量向注重增长质量转型,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效果已开始显现。
故此,中国企业家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企业发展,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一味地快和一味地慢,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慢下来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甘愿沉沦,而是为了跑得更远、更持久。
慢下来有利于弥补企业短板,夯实企业基础,有利于技术开发与产品创新。和营销不同,研发需要时间、耐心与恒心,没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一个缺乏技术支撑的企业,注定行而不远;唯有技术领先,方能实现产品领先;唯有产品领先,方能实现市场领先。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唯有敢于慢下来的企业,才是能快上去的企业。华为就是典型的例子。
慢下来是辩证法,是哲学,是长处着眼,是摒弃眼前利益,是为5年、10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谋篇布局,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企业已经吃了太多快的亏,到了把“快鱼”思维扔进太平洋的时候。君不见在马拉松比赛中,最后的赢家往往是那些善于把握奔跑节奏的人吗?一味地狂奔,很快难免因精疲力竭而栽倒。
慢下来才能快上去,这个道理正在被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所认识。中国企业追求数量与速度的时代即将结束,质量与品质的时代正在到来。中国企业一旦进入“慢鱼”时代,将大大缩小和国际企业的差距。
(该文发表于企业管理杂志2012年第九期)
上一篇:移动云才是百度真谋局 下一篇:苹果战三星: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