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张鸿华:借网络成功塑造个人品牌

[来源:] 2012-10-07 14:07:33 编辑: 点击:

中小企业欲借电子商务腾飞,恐怕那些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的跟单流程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广大的“草根型”网商,产品大多没有高新技术优势,也没有充足的资金作后盾,更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公司的运营情况严格制度化,所以

中小企业欲借电子商务腾飞,恐怕那些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的跟单流程并不是成功的关键。

广大的“草根型”网商,产品大多没有高新技术优势,也没有充足的资金作后盾,更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公司的运营情况严格制度化,所以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

要想不靠低质低价,草根网商怎样拿到订单?也许张鸿华的故事会引发一些启示。

东莞市横沥璞烁五金制品厂副总经理张鸿华是一个把个人特质发挥到极致的人,他一直把成功塑造个人品牌当作重中之重。就是这一特点,让张鸿华的公司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五金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张鸿华无论是在传统渠道还是网络渠道,接单从不把低价作为卖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做生意的宗旨是‘服务加诚信’,我希望所有认识我的商友一看到我,脑海中就会显现我的宗旨,让我的个人品牌给客户以更强的信赖和亲近感。”

初入社会的迷茫

1999年,刚刚念完初二的张鸿华就出了校门。“我在学校出来后学过建筑、学过裁缝,2000年又去了东莞打工,做生产车间员工,当时一个月只挣400多元,我太不甘心了。”张鸿华在那家生产车间做了4个月左右便辞职寻找新的工作。

“为了充实自己,我花了3个月的时间去学了CAD设计,在这期间还顺便学会了打字及简单的办公软件。之后再出来找工作时,很容易在一家台资工厂当上了绘图员。”在这期间,张鸿华依然坚持学习其他软件和电脑知识。这也为他日后取得成绩打下了基础。

2002年,张鸿华来到东莞横沥镇做机械工程师。“当时感觉自己很内向,所以一直想做销售,学习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于是就去了一家五金工厂做业务员。这段时间的我比较迷茫,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网络缘分

张鸿华和网络结缘是在2005年底。“当时一个朋友告诉我有阿里巴巴这个平台,而且长时间电脑知识的学习也让我意识到网络是个很好的营销渠道。

在论坛上,我还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网商朋友的交流帖子,和他们共同分享经验。到了2006年中旬,我就说服公司的老总,注册了诚信通会员。”

从此张鸿华就和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让张鸿华骄傲的就是,他通过网络成功地将公司产品介绍给了北京的国美、爱国者。这两家一家是分销商,一家是自主生产厂商,虽然最终的合作意向还在商讨中,可遗憾的是,目前因为账期问题进展不太顺利。国美要先押对张鸿华来说数目不小的货量,等产品卖出去之后再付款;而爱国者的结款时间也很长。以公司现时的情况来看,没有办法承受对方这么大的押货量。但得到大企业的认可算是张鸿华此次谈单的最大收获。

“这两家公司都是大公司,找他们合作的人一定很多,竞争肯定很激烈,但我从没想过要放弃,我们的产品也给了我最大的信心。双方之间一直是在电话交流,一关一关地过,而且我一直坚持和对方负责人沟通,从下面慢慢谈到上面的负责人,对方很尊重我,后来邀请我们公司派人去北京和他们谈合作。”

张鸿华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他觉得做事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持与执着,才会让他负责的华南网商会东莞分会和青年俱乐部论坛发展得这样好。

张鸿华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庞大的网商人脉资源,光是阿里旺旺上的商友,就有好几百个之多,因为他是华南网商会东莞分会会长,很多商会里面的商友和他都很熟悉,只要有朋友需要采购五金产品的,商友们就会在网上发消息或者是打电话给张鸿华。

“社会团体成立之初,人气是最不好聚拢的。但是组织发展到现在也有十多名成员了。”目前张鸿华已经通过网商会掌握了大量的人脉和朋友,平时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被他知道后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是大家公认的诚信典范。

“我也是一直在为商友们服务,为商友们着想。经常会组织很多线上线下的活动,尤其去年竞选十大网商的时候,当时认识了很多网上成功商友,包括上校航长。那时候我也是一直在默默支持他们竞选,一直在坚持投票。”

在这几年的网上生活中,张鸿华最重要收获就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结识了大量的朋友,其中很多都成为以后很牢靠的合作伙伴。

期待中的蓄势待发

作为80后网商,虽然通过人脉做成了不少生意,但张鸿华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处在学习阶段,“我进入社会的前几年一直在打工,如今走上创业之路了,我只是希望大家能诚信对待每个人,不管是客人、厂商还是商友,不要在乎对方目前能否帮助到你,可我相信总有一天对方可以帮到你的,会为你着想的。我相信以后不怕没有订单做。一定要先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个人服务及诚信。”

谈及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时,张鸿华表示目前还不是很乐观。

“因为2008年形势比较复杂,导致整个加工行业都特别难做,这段时间的营业额大概每个月只有300万元左右,员工也只有四十人左右。”但比起当地很多同等规模的濒临倒闭的企业,张鸿华的公司还算其中幸运的。

在中小企业中,经营者的个人特质往往对企业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在一些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只要充分展现诚信、服务等个人优秀特质,也一样能为企业带离经营惨淡的泥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