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街拍已死

[来源:] 2012-05-13 17:51:00 编辑:pookylee 点击:

两年前,我的卧室里挂了一张著名狗仔

两年前,我的卧室里挂了一张著名狗仔摄影师Ron Galella的代表作——“风中的杰奎琳”(当然不是原作!)。照片里,杰奎琳的头发被风肆意吹起,无意中的放松被镜头精确捕捉到。当然不能不提这位着装偶像的穿着:合身的羊毛上衣配上牛仔裤,唯一的饰品就是一副抓在手里的墨镜。


尽管头发是凌乱的,皮肤是略带老态的,甚至黑白的照片也可能让人觉得无聊,取景谈不上什么技巧,但在看着这幅作品时,你会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自然是街拍的首要条件,也是把街拍和普通时装摄影区分开的关键因素。


很多人认为,时尚街拍的始祖要数著名的Bill Cunningham先生。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像Ron Galella这样的狗仔队们。在名流文化兴起之后,普通大众对明星模特这样的名流人物的任何生活蛛丝马迹都不放过,不光满足于在公开场合上获取关于他们的讯息,甚至连人家的私生活细节也想打听得一清二楚。狗仔文化应运而生。


不过之前提到的那位Bill Cunningham先生,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从上世纪开始起,他便以纽约为根据地,拍摄每日纽约客们的街头打扮,作品登在《纽约时报》上。前不久,一部讲述他几十年职业生涯的纪录片《Bill Cunningham New York》上映。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Bill的居所狭小,所谓卧室实际上就是一张行军床,家中没有厨房——厨房被改装成储藏胶片的地方了。平日外出工作就是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长年穿着的是一件蓝色的布衫。偶尔拍摄晚宴派对场合上的人们时,Bill才会换上一套西服。而始终不变的,是那台挂在脖子上的老式相机和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


在狗仔队和Bill Cunningham这样的人的推动下,原本讨厌私生活被打扰的名流人物逐渐尝到了甜头——只需打扮打扮自己同样可以获得足够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认同“名人=时尚”这一理论,这些名流在私下的穿着要比公开亮相时显得实穿,利于借鉴,变成了普通人日常装扮自己的重要参考方向标。一般人也找到了一条成名的捷径。如今坐在秀场前排,与昔日掌权者共分天下时装博主们,十个里面就有九个是靠街拍起家的。


时尚品牌也不断跟进,免费向最当红最受追捧的明星名人赠送当即最新款的服饰。当名人穿着这些被赠予的服饰走上街头的时候,记者的长枪短炮对其当日装扮一顿轰炸,照片随即就在网络,报纸,杂志上流传开来,而出勤率极高的一些单品也就成为了人人想得到的“It”款。如Alexander Wang早前的一款手袋,仅仅是在包的底部缝上了成排的铆钉作为装饰,在Rihanna等明星积极带动下,成为了品牌的招牌款式,这其中靠的是与明星之间的良好交情,不费广告费一分。


再比如,每逢时装周期间,模特们在赶场间隙时的打扮也十分受大家的追捧,被人唤作“Model Off Duty Look”。Fendi品牌就投大家所好,在时装秀过后直接赠予每一位走秀的模特新款手袋,每一款手袋上还有模特专属的名字缩写。数十位顶级模特在同一时间携带的都是同一款手袋,这样的消息注定隔日会上媒体的头条。


仅仅因为街拍成名的人也不在少数。甚至像是Anna Della Russo这样在业界已经工作几十年的老牌时装编辑,因其着装大胆戏剧化,常爱将T台上的造型直接穿到现实生活中,深受街拍摄影师的喜爱,在网路上的人气一路攀升,甚至会盖住本身工作上的成就。国内的韩火火,也因被街拍博客The Sartorialist的博主拍摄,照片发到网上被疯狂转载而一举成名,于是干脆辞掉了原本在《Marie Claire》中文版的时装编辑的职务,专心做起街拍红人的角色。


但越多人想从街拍里分得一份羹,街拍的本质意义越变得模糊起来。好的街拍图片讲究在转瞬即逝的生活里捕捉一份美。而矫饰造作的“为了拍而拍”让街拍变得没有任何意义起来。在一些人眼里,只要是在大街上拍出来的照片都叫做街拍。拍摄者为了叫自己的作品更吸引人,被拍者希望能借拍摄一举成名,于是为吸引人眼球穿奇装异服上街,请造型师执导造型,拎着里面什么都没有的新款手袋摆出阔步向前姿势,举办全民街拍大赛,这样匪夷所思可笑至极的事情层出不穷。


《丑女贝蒂》里有个段子,女主编Wilhelmina Slater去监狱里私会情人,昂贵的连身裙被扯破,不得不换上了情人劳动时穿的工作服。结果在被好事者拍到之后,无意中带动了女人穿连身衣的热潮。对此,女主编评价那些执迷街拍的人:“你要知道,有那么一群傻子什么都肯穿。”如果Yves Saint Laurent的“时尚已死”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那我说“街拍已死”也不为过吧。



本文由pookylee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464/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