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解老故事——国际象棋盘上的小麦
[来源:] 2012-07-09 16:44:00 编辑:王晨劼 点击: 次
在讲理财注重长期投资、点滴成川的
在讲理财注重长期投资、点滴成川的观点时,经常会引述到下面这个“看上去很美好”的故事。故事道理显而易见得正确,只不过用在投资上,切记事情并没有那么美好。(故事内容直接摘录自今日的《香港经济日报》)
印度王施含(Shihram)打算赏赐发明国际象棋宰相施宾达(Sissa ben Dahir),问他要什么赏赐。施宾达拿着由64个小方格组成的国际象棋棋盘对施含王说︰「皇上,我只请皇上在这棋盘的第一方格内赏我一粒小麦,在第二格内给我两粒小麦,第三格内给我四粒小麦,如此下去,每一格内的放的小麦粒数比前一格多一倍,直至64格都放下应放的小麦粒数目,便是皇上赏给小臣的总小麦粒量了。」
施含王被这一粒、两粒开始的小麦粒数字诱乐了,以为是小数目,便一口答应下来。施含王便每1粒、2粒、4粒、8粒、16粒依次把小麦放进象棋盘的小格子内。
然后过了20天,他愈放愈心寒,于是算一算看,唷,放到最后一格,总共要放18,446,744,073,709,551,615小麦粒。
施含王吓呆了,国际量度小麦的单位叫蒲式耳(bushel),一蒲式耳小麦约5百万粒(约60英镑或27.22公斤),照这数目计算,施含王须赏赐施宾达3.7万亿蒲式耳才行,这是当时印度出产小麦量推算,总共是2,000年的小麦出产量。
施含王根本无能力兑现他的赏赐承诺,那什么办?
故事没有结果,看来施含王或会借莫须有罪名把施宾达杀掉,或者施宾达借口吃不了那么多的小麦而自愿中途停止接受赏赐。
显然,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在现实的投资环境中。很多人觉得股市里翻倍经常看见,因此觉得少于20%的回报还不如放高利贷。但事实上,巴菲特也只能保持几十年来19.8%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巴郡2012年年报)。这已经是巴菲特了,世上的Only One。为何?因为短时间内获得超过20%的回报率其实不难,很多基金经理的成绩就是那么漂亮,不然也没人会认购。难就难在几十年如一日,就如同棋盘只有当格数达到64个时,才出现了这样的天文数字。47年,年复合19.8%,巴菲特的天文数字,考虑到巴郡的规模,举世无双。
那我们应该期待怎样的回报率?下图就是年初至今各类固定收益资产的表现,包括优先股(Pref Eq)、新兴市场债券(EMG Bonds)、投资级债券(IG Bonds)、高收益债券(HY Bonds)、可转换债券(Converts)、市政债券(Munis)、抵押支持证券(MBS)、长期国债(Long Term Treas)、中期国债(Interm Treas),并加入标普500指数和对冲基金指数来作比较(图片来源自:华尔街见闻)。
可见,高收益债券也只有不到6%的收益,而标普则是9.5%(考虑下欧美几乎为0的国债利率)。恒生和上证指数是远远没有这样的收益率的。目前中国的三年期国债利率是5.21%,五年期是5.71%。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能够保持每年10%的复合增长率,并且保持20年至退休已经非常不错,每份投资在20年后也会有6.72倍的回报。即使是通过每月定存的方式进行理财,回报倍数不会有那么高,但退休生活也将无忧无虑。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寻找能够保持年复合增长率10%以上的投资标的,并且用棋盘的魔力滚下去。只不过,不要妄想年20%甚至30%的年增长率。梦还是晚上一个做,会比较好。
上一篇:金山敢赔,人保赔不起 下一篇:曼联——一只真正的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