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咖啡店:公益还是生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2-05-02 08:30:55 编辑: 李娜 点击: 次
2012年春日的一天,在广州市标志性建筑电视塔脚下,一间叫做贝塔的咖啡店里正在举行一场招商会。不同于小资情调的咖啡馆,这家店介绍自己的时候,定位是“说说互联网,说说创业”的地方。
这家咖啡馆的老板是支付宝原设计师朱宁,他原本的设想是“想做个互联网、电子商务、科技时尚生活的圈子,是个会议室和休息室”。但这个模式被复制到北京和广州之后被赋予了更多行业的标签――这是朱宁当初没有想到的,比如说创业、天使和资本,店开出来之后随即被圈子里的人贴上了“第一家有互联网基因的咖啡馆”的标签。
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咖啡店开始涌现,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VC合伙人、创业者和资深媒体人成为了光顾这些咖啡馆的常客。
IT基因?
咖啡馆的创建资金选择的是募资,股份制,1万元/股,总共100股,朱宁及几位创始人将信息发送出去后,很快收到了各方的回应。“贝塔咖啡有30多位股东,从事15种职业,大都是各大互联网、电讯公司的高管,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9个不同城市。”广州贝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这些人,还有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回应得早,就能拿到股份。
2009年6月,贝塔在杭州正式开业,由于距离阿里巴巴和淘宝比较近,会议和活动也成为了贝塔盈利的一个支持。在贝塔咖啡的总部杭州,流传这样一句话:“在杭州的互联网从业人员,你不来贝塔,你就会觉得有损失。”杭州给了贝塔莫大的鼓励,到北京甚至其他地方开店的想法开始在贝塔总部产生。
贝塔北京店开在了一个好地方――楼上就是创新工厂,向南半站路是微软,再右转是腾讯,往北转过一个街角就到新浪和爱国者。在店里,常常能见到熟人,在舒服的U形沙发上坐着的也许就是昨天你刚刚见过的“那个朋友”。一位常常去北京贝塔的媒体人告诉记者,在贝塔谈事情的效率很高,几个小时就能看到好几个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无疑,这间贝塔咖啡馆无意中已成为创业者成长生态中重要的一环。
店长Ken曾经遇到一个年轻人,店还没有开门就举着一个“天使”的牌子坐在门口,虽然没有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对接服务的义务,但Ken还是把这个年轻人介绍给了一位常来店里做客的资深创业者,也许,他能提供一些帮助。但在他看来,贝塔咖啡并不希望把自己定位为“创投咖啡店”,因为那样只会让生意越做越窄,虽然这个服务很受欢迎,但在未来这并不是贝塔的一个方向。
卖咖啡?卖服务?
在中关村,房租、水电、物业、餐饮、人力再加上咖啡,一家咖啡店的启动资金至少要100万。就咖啡的单价来说,定价与星巴克差不多,如果以下午1点到5点一共烹制50杯咖啡来计算,四个小时的收入约为1500元。显然,这并不高。实际上,Ken现在的情绪有些复杂,给创业者提供平台是好事,但如何让咖啡馆实现盈利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北京中关村,聚集着众多互联网创业者,有的有技术有想法,但没有资金,有的甚至连办公室也租不起,咖啡馆的出现让他们觉得有了“希望”,在他们看来,这个地方不但能让创业成本降下来,还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天使投资人”。
但Ken坦言,在创业者身上贝塔很难赚到钱。“买上一杯咖啡,就能呆上一天,混熟了甚至不买咖啡也可以在这里办公,时间一长,水电、房租、人力等成本就难以消化了。”
现在,贝塔咖啡定期会举办论坛、沙龙、投资见面会、摄影分享会――办活动不仅可以增收,还可以扩大影响力、增强行业氛围,但这部分收入并没有帮助贝塔咖啡扭亏为盈。开业一年来,他们只有两个月能达到收支平衡。
而另一家开在旁边的车库咖啡则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开放的孵化器”――创业者可以在车库咖啡店以每人每天20元的价钱租下吧台边能容纳6个人的办公桌,享用创业套餐――无线网、打印机。去年,中关村管委会刚刚为车库咖啡店颁发了一个牌匾,并给初创企业提供注册绿色通道,车库咖啡也就此被纳入孵化体系。车库咖啡店的负责人表示,再过几个月车库咖啡店将会公布一些创业服务类的产品。
与车库咖啡店的模式不同,同样做“创业咖啡馆”的3W则希望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创业投资交流平台,同时也建立行业深度知识分享与资源对接平台,除了咖啡店收入,3W还会做点猎头的工作,将一些优秀的人才推荐到互联网企业。
而贝塔咖啡的店长Ken也知道这些年轻人的需求,每周在贝塔咖啡店的门口都能看到最新的招聘信息,店内还有可以“翻墙”(意指突破防火墙界限)的网络和准备好的工作白板,显然,他也希望自己店里生意能再好一些。
-
海底捞火锅的微博
在发微博的你,如果还在用淘宝体、咆哮体、凡客...
- 黄辉古:抓住箱包行业细分市场
- 台湾通:架起两岸电子商务桥梁
- 海底捞火锅的微博病毒营销
- 亿邦独家揭秘知名淘品牌欧莎
- 爱尚鲜花:鲜花速递行业的一匹黑马
- 董欣达:谈鞋类B2C供应链资源整合
- 孔凤春:百年老品牌的电商新路
- 维棉网:内衣袜子里面的门道